灵香草学名Lysimachia foenum-gracum Hance别名香草、薰草。灵香草属报春花科(Primulaceae)排草属。多年生草本。茎柔弱,直立或下部匍甸生长,具校或狭翅,一年生基长40~50cm,二年生可达1~2 m以上。直径4~6 mm.叶互生,纸质,卵形至椭圆形,頂躪锐尖,基部渐狭下延,企缘或呈皱波状,长4~9cm,宽1.5~4.5cm;叶柄具狭翅,长5~12 mm.叶与茎的表面密布棕色小腺点,新鲜时香气不显著,干燥后香气浓郁。花单生于茎上部叶腋间,花梗纤细:花冠黄色,5深裂,长12~16mm,宽9mm;尊宿存,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极短,分离,基部着药,生端紧靠花柱,子房.上位,花柱高出雄蕊,宿存,蒴果球形:果皮灰白色,膜质;种子细小黑褐色。花期5月,果期7~8月。作为香料植物的还有细梗香草(Lysimachia wilsoni Hemsl)为一年生草本,台湾、广东、广西、潮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多生林下,茎叶均可提精油。
(一)繁殖方法
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繁殖,人工栽培多采用扦插繁殖。扦插时间全年均可,但以雨季初期为好,在云南为5~6月,在广西为5~7月。取健壮的幼嫩地上茎,插条具2~3节,长7~15cm,剪去下部叶片,保留上部1~2片叶,按株行距10x20或20x30 cm插入土中,数日后即可萌发生长。
(二)选地
在阔叶林下的缓坡地段上,选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地块。扦插前进行整地,清除林下杂草、枯枝落叶以及易萌生地下根茎的植物,伐除过密的藤木,控制林下荫蔽度在70~80%之间,并将清除物整理成水平带状堆放,以利保持水土,为贝香草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管理
栽培灵香草较为省工,一般在扦插后1~2个月开始进行除草,清洁林地,将残留的萌生藤木及杂草、枯枝落叶清除干净,全年2~3次即可。性喜洁净,最忌施用人畜粪肥或带臭味的腐烂肥料,栽培林地也不应放牧,以免践踏,影响生长。
(四)采收与加工
最适宜的收割时间是生长速度减级的秋末,在云南是在11月间,可以推迟,但不宜提早,过早将影响产量。采收时从地上部10~15 cm处割取,然后捆成一小捆或用竹片夹夹成薄层,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一个月以后即可阴干。切忌堆放成堆,以免发热生霉,降低质量:也不应与其他香料植物或化学药品等有气味的物品放在一起,以免影响香气。
加工方法:用浸提法生产灵香草酊剂或浸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