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通讯员郑家云、余家超)“栽培川牛膝药苗最合适的深度是20厘米到50厘米,种植过程中千万别把病苗放下去……”3月9日,在位于宣恩县椿木营乡的中国恩施高山药材集散中心,乡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正对67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药材市场主体和种植大户进行课堂培训。
开春以来,宣恩县椿木营乡党委政府协调乡农业服务中心和乡药办组织技术团队,分别到白岩溪、长槽、白果坪、范家坪、深湾、莲花台、挖断山等药材生产的11个主产村(社区)开展药材春季技术培训,重点就当前道地中药材和名贵药材的田间培管、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控开展培训和田间指导,培训人次已达1600人次以上。同时,积极配合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华辰、神龙、亳恩、恒一药材专业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合作,对国毫、万润、嘉禾等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点对点的技术服务指导。
椿木营乡是恩施州“四县五乡”高山片区的道地中药材主产乡镇,现有药材留存面积35000余亩,其中成熟面积8000亩,年产量4000多吨,年产值6000多万元。乡党委书记吴利高介绍,目前,全乡准备了优质白三七秧苗、川牛膝秧苗120万株进行品种改良,组织了有机肥料200吨,清沟沥水、翻耕、移栽等田间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来,椿木营乡道地中药材产业以“再创业”的勇气,向着高标准的“智慧药园”迈进。该乡坚持产量、质量双管齐下,品质、品牌同步提升,药材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今年全乡计划新增优质药材基地4500亩,改造2000亩,新增产品认证数量3个以上,绿色产品认证面积达到30000多亩,建成优质白三七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1个,各主产村分别创建50亩标准化示范园1个,努力提高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积极引进药材片剂加工项目,支持湖北三峡大学投资1亿元建设道地中药材现代商品化加工中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